词典网 > 诗文 > 姚合的诗 > 庄居野行

庄居野行

[唐代]: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闭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创作背景

姚合在元和十一年(816年)登进士第后授武功主簿,任此职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由于唐朝政府重商轻农,导致农民都弃农经商,因此作者大力呼吁,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空无一人。向路过的村人打听才知道,这些屋子里的人都外出做生意闭了。
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在这里居住的人,纷纷做生意谋出路闭了,以致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任由行人往来,变成了道路。
这些经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边疆士卒要吃要穿,这些珠宝如同泥土,无法充饥御寒。
古来一人耕种,三个人还吃不饱。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家,竟没有一个人拿着犁锄耕田。
我们的粮仓已经空虚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田园已经完全荒芜。上天不落下粮食,有什么办法闭养活众多的老百姓呢?

注释
比屋:一作“比邻”,相连接的许多人家。
借问:请问。
税商:征税于商人。“税”用作动词。
侵垅亩:一作“侵垄亩”,侵占了庄稼地。
山颠:一作“山巅”。
水府:神话传说中龙王的住处,这里指水的深处。
此物:指上文的珠宝玉器。
把:持,拿。
蒺藜:长有细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雨粟:落下粟米。“雨”用作动词,落下。
烝黎:百姓。

姚合简介

唐代·姚合的简介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姚合的诗(371篇) ► 姚合的名句(152条)

猜你喜欢

庄居野行

唐代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闭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题李将军四时行乐图 其四 冬野行围

明代丘浚

冻云不飞朔风直,野兽畏寒出还没。角弓兽髇趁虫飞,霜锷吐芒惊鬼哭。

将军自控五花骢,翩翩云骑争追从。射杀南山白额虎,碧油幢底夜论功。

春野行(杂言)

唐代温庭筠

草浅浅,春如剪。花压李娘愁,饥蚕欲成茧。李城年少气堂堂,金丸惊起双鸳鸯。含羞更问卫公子,月到枕前春梦长。

城西野行

宋代释绍嵩

三月西城淑景多,晓烟清露暗相和。晚锺未用催归客,闻道新亭更可过。

春暮野行

清代贾炎

平生嗜幽意,乘暇到丘原。旭日明鸦背,流泉响树根。

陇晴添絮影,春老断花魂。抱瓮谁家子,青蓑自灌园。

城西野行

宋代释绍嵩

细草疏花自在春,悠悠烟水似天津。垂扬一径深深去,白鸟双飞不避人。

彭孝求以绿野行送芍药数种鄙句为谢

宋代周必大

占断春光及夏初,琉璃剪叶朵珊瑚。琉论花品同而异,且咏诗人乐且吁。北第莫辞金凿落,南禅争看玉盘盂。彭宣微恙何妨醉,自有娇痴婢子扶。

春日野行

唐代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野行

唐代唐彦谦

蝶恋晚花终不去,鸥逢春水固难飞。野人心地都无著,伴蝶随鸥亦不归。

野行赴塾

清代周馨桂

频年望远不胜嗟,此日萍踪路未赊。雨后春堤添柳色,烟中茅屋见桃花。

久栖虞岭重回首,暂卧香山总是家。欲返田园随可得,莫嫌门外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