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杨巨源的诗 >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注释
和练秀才杨柳: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
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尘:一作“烟”。
向:一作“肯”。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823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03 .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常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

  末两句之所以耐人寻味,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参考资料:

1、林东海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37-738 .

杨巨源简介

唐代·杨巨源的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杨巨源的诗(140篇) ► 杨巨源的名句(51条)

猜你喜欢

哭吕厚庵秀才 其一

清代林朝崧

画堂不见舞莱衣,反哺平生愿竟违。三径闲花虫语吊,一楼书籍劫灰飞。

受恩欠债从今了,入地升天何处归?留得左家娇女在,长随寡鹄哭灵帏。

酬二十八秀才见寄

唐代郎士元

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

折杨柳歌辞 其二

隋代佚名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答李允达秀才四首 其三

明代胡应麟

青眼横承百尺楼,尊前何物慰离愁。丹山月老寒栖凤,白石云荒夜饭牛。

属国才名犹奉使,轻车勋业漫封侯。期君对挟飞鲸去,小作人间汗漫游。

花林示杨彭年秀才莎鸡食蝗

宋代晁补之

花林远望春阳浮,卒然相值东山头。犊儿初乳毛物润,鸦子欲哺鸣声柔。一生会合尽天幸,万事反复非人谋。倒头且拟醉千日,相如渴病干咽喉。居贫得田不百亩,天赐时雨苗氤氲。迟明当熟晚未刈,灾蝗夜至如惊军。秋风吟茅雨洗瓦,叶上穗落青纷纷。常嫌莎鸡聒麦垄,纺车细掉喧晨昏。莎鸡可怜尔吻利,驱蝗逐蝻群披分。岂惟秋蝉畏螳斧,蝗亦为尔森跳奔。天下灾蝗凡几郡,安得尔辈盈千群。扬眉振羽如屯云,尔虽强聒谁烦闻。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唐代柳宗元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谬委双金重,难征杂佩酬。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宋代徐铉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代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唐代柳宗元

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以有乎内者也。然而不克专志于学,饰乎外者未大,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屦,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冲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惜乎余无禄食于世,不克称其欲,成其志,而姑欲其速反也,故诗而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