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吴丹的诗 > 赋得玉水记方流

赋得玉水记方流

[唐代]:吴丹

玉泉何处记,四折水纹浮。润下宁逾矩,居方在上流。映空虚漾漾,涵白净悠悠。影碎疑冲斗,光清耐触舟。珪璋分辨状,沙砾共怀柔。愿赴朝宗日,萦回入御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猛志:勇猛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参考资料:

1、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2008年01期 2、 名作欣赏 , Masterpieces Review, 2007年02期

吴丹简介

唐代·吴丹的简介

吴丹(744-825),唐常州晋陵人,字真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正字。累历协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宪宗元和五年,迁太子舍人。穆宗长庆二年,以驾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随韩愈赴镇州宣慰王庭凑。使还,拜谏议大夫。官至谏议大夫。能诗。

...〔► 吴丹的诗(1篇)

猜你喜欢

玉水记方流

唐代白居易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玉水堂

宋代杨蟠

小池鸥鹭不成群,池畔萧然一史君。时霎醉眠春雨足,觉来衣上有间云。

赋得玉水记方流

唐代杜元颖

重泉生美玉,积水异常流。始玩清堪赏,因知宝流求。斗回虹气见,磬折紫光浮。中矩皆明德,同方叶至柔。月华偏共映,风暖伫将游。遇鉴终无暗,逢时愿见收。

赋得玉水记方流

明代陈昌言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久处沉潜贵,希当特达收。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赋得玉水记方流

唐代郑俞

积水綦文动,因知玉产幽。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鱼龙泉不夜,草木岸无秋。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若非悬坐测,谁复寄冥搜。

虞美人 法源寺东王子卿丈曹玉水

清代张祥河

寻幽重访招提境。我与僧俱静。画阑环护翠重重。打破春阴花外一声钟。

芳飔无力缠莎碧。怕见韩陵石。韶华容易去堂堂。真悔来迟开过紫丁香。

题冒辟疆姬人金圆玉水墨秋葵图

清代厉鹗

金盏横欹醉不胜,墨痕秋晖一奁冰。西园老尽佳公子,看画花枝学信陵。

赋得玉水记方流

唐代吴丹

玉泉何处记,四折水纹浮。润下宁逾矩,居方在上流。映空虚漾漾,涵白净悠悠。影碎疑冲斗,光清耐触舟。珪璋分辨状,沙砾共怀柔。愿赴朝宗日,萦回入御沟。

拟玉水记方流诗

宋代杨万里

观水那无术,曾於往记求。是间还韫玉,其记必方流。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金海芒相贯,璇源折以幽。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高阳台 与徐星伯曹玉水两舍人集叶雨辀太守斋赠歌者似兰次雨老原韵

清代张祥河

写影花初,评香露晚,问谁镂管生春。谱到离骚,湘君定是前身。

窥帘月去瞢腾醉,送江潮、几簇秋星。恁盈盈,并入眉梢,异样芳情。

枯禅肯负填词手,但盟心印素,證果知因。结佩天涯,飞来一片痴云。

蘼芜梦断枫桥路,荡吴波、画境非真。莫销魂,草草衔杯,有个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