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注释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énghāo):即蓬草、蒿草。
直待:直等到。
凌云:高耸入云。
始道:才说。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鉴赏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

  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人们才说它高。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傅德岷 卢晋.《成长的书香:教你欣赏唐诗名篇》: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杜荀鹤简介

唐代·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杜荀鹤的诗(255篇) ► 杜荀鹤的名句(61条)

猜你喜欢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书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

唐代元稹

檐碍修鳞亚,霜侵簇翠黄。唯馀入琴韵,终待舜弦张。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 其五

宋代程颢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小松

唐代齐己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题黄小松吴宝鼎砖拓本

清代周震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武昌材瓦以朽腐,太初宫畔昭明居。

昭明楼阁高千丈,不作卑宫神禹想。尔时陶尽公卿,此日遗文搜嵻崀。

黄金斑斓车耳失,小篆犹存一十一。遥知鼛鼓偏荒村,木梯浮江非所恤。

苍苔碧藓吹东风,烧砖比玉坚相同。紫盖黄旗俱寂寞,荒凉铜雀大河东。

铜雀之研几春秋,此砖幸未经雕锼。江南春归花草稠,共醉田间聊以支吾头。

庚辰秋杪同邓湘皋孙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清代李宗瀚

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默坐兀若痴,出门逐朋旧。

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洲渚远苍苍,烟树疏帆逗。

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

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

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唐代李正封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为梁资大厦,封爵耻嬴秦。幸此观光日,清风屡得亲。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贺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唐代钱众仲

爱此凌霜操,移来独占春。贞心初得地,劲节始依人。笼月烟犹薄,当轩色转新。枝低无宿羽,叶静不留尘。每与芝兰近,常惭雨露均。幸因逢顾盼,生植及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