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李贺的诗 >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代]: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笋壳落掉后,新竹就很快地成长,像用刀把碧玉削开;你看那些健壮的大笋都是奇伟非凡之材。
它们一夜之间将会猛长一千尺,远离竹园的数寸泥,直插云霄,冲天而立。

刮去竹上的青皮写下我楚辞般的诗句,白粉光洁香气浓郁留下一行行黑字迹。
新竹无情但却愁恨满怀谁人能够看见?露珠滴落似雾里悲啼压得千枝万枝低。

自家庭院中泉水石缝中长着两三根竹子,早晨在郊野间大路上见到时有竹根露出地面并有不少新笋刚刚露头。
今年水湾边春天的沙岸上,新竹会像青玉般地挺拔生长出来。

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我并不大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
风吹竹声时,仿佛雨啸;而风和景明时,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

注释
昌谷:李贺家乡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的昌谷,有南北二园。诗人曾有《南园》诗,此写北园新笋,咏物言志。
箨落:笋壳落掉。长竿:新竹。削玉开:形容新竹像碧玉削成似的。
母笋:大笋。龙材:比喻不凡之材。
更容:更应该。
别却:告别,离去。
斫取句:刮去竹子的青皮,然后在上面写诗。楚辞:代指诗歌。
腻香春粉:言新竹香气浓郁,色泽新鲜。黑离离:黑色的字迹。
无情两句:写新竹虽无情思,却又似有恨,在春露烟雾中独自悲啼。此诗乃自负才华,感叹未遇知音之意。
石眼:石缝。阴根:在土中生长蔓延的竹鞭,竹笋即从鞭上生出。脉:一作“陌”。
水曲:水湾。
新篁(huáng):新生之竹,嫩竹。亦指新笋。笛管:指劲直的竹竿。玉青:形容新竹翠绿如碧玉。
古竹:指老竹,相对新笋言之。
茂陵:《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千亩: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
尊:同“樽”。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72、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23-624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

创作背景

此组诗大约作于唐元和九年(814年)春。据第三首诗中的“家泉石眼两三茎”等句推测,李贺故宅当在昌谷北园。从第四首诗中的“茂陵归卧叹清贫”以汉代司马相如病归茂陵自喻,可知这一组诗是李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的时候写的。

参考资料:

1、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5-1026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壳箨的束缚,要向上生长,由于这株笋有着如此美好的姿质,所以“母笋是龙材”的赞美就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上两句主要是写笋的外美的话,那么后两句就是承接着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美。“更容”一词的涵义很深刻,这是假设之词,假如容许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这里就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这是新笋的内美。另外,“更容”一词的反面含意是,现在是“不容”,不能容许新笋一夜抽千尺,所以它就不可能拔地而起直上青云。这就包含着深沉的幽怨。抱怨自然是来自他不能尽情地生长。这一层含意则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新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他总希望会实现自己的拔地上青云的志愿,这首咏笋的绝句就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二

  这首咏物诗前两句描述自己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作者自己创作的歌诗。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首句短短七个字,既有动作,又有情思,蕴意十分丰富。次句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这里,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矛盾的形象,表现内心的幽愤。

  后两句着重表达怨恨的感情。“无情有恨”,似指在竹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乃是郁积心中的怨愤无法抑制所致。对此,姚文燮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述:“良材未逢,将杀青以写怨;芳姿点染,外无眷爱之情,内有沉郁之恨。”(《昌谷集注》)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象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结果却无人赏识,僻处乡里,与竹为邻。题诗竹上,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无情有恨何人见?”这里用疑问句,而不用陈述句,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化多姿。末句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微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恰似伤心的美人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积露,不时地向下滴落,则与哀痛者的垂泪无异。表面看起来,是在写竹的愁苦,实则移情于物,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相契、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此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有实有虚,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两者并行错出,无可端倪,给人以玩味不尽之感。

其三

  这首诗写竹的生命力旺盛、一片生机。“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原先自家庭院中泉水石缝中长着两三根竹子,清晨看墙外的大路旁,已窜出竹根。“紫脉”,一作“紫陌”。紫陌通常指帝都郊野的道路。李白《南都行》谓:“高楼对紫陌,甲弟连青山。”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李贺的家乡福昌县在唐代东都洛阳的近郊,故其乡间大路可称紫陌。竹鞭的滋生能力极强,无论是岩缝、墙壁、坚硬的土块,它都可穿过。诗中以“家泉”与“紫脉”对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竹鞭已从院墙底下穿过而长到墙外去了。竹鞭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是盛夏到初秋时节,如同竹笋状的竹鞭头部在表土较薄的地方常窜出地面,很快又弯成弓状,鞭头又重新钻入泥土中。诗人以“两三茎”与“紫陌生”对举,也显示出竹的顽强,两三茎不起眼的竹枝,很快长到墙外通衢大道上。见此情景使人不难设想:“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这两句诗中所写的情景虽非实景,却有一定的必然性。“笛管”,言新篁之材。“玉青”,言新篁之色。绘形绘色,如在目前。

  李贺本满怀着一腔热血和胸中成竹,但却最终只能是饮恨而逝,他不断地被希望和绝望所折磨着,只有靠诗歌来实现自我的存在,因此他用一种可怕的激情去创作。诗人愤懑满怀的情绪主要表现为艺术上的精雕细琢,修饰上的叠床架屋。在这首诗中,作者字斟句酌,用“家”“石”“阴”“紫”“春”“新”等等修饰各种意象组合,纵观全句,几乎无一物无修饰,无一事有闲字。他把相关的意象加以古人不常联用的字联用,加以修饰再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了通感、移情的写作手法,由家泉到石眼再到竹茎,仿佛用诗句串联起装扮一番的意象群,不是因感而倾泻,而是字字雕刻而来。此时作者诗中的竹子不再是单纯的清雅之士,而仿佛是穿上了绮丽诡异又有异域风情的楚服的起舞人。同时,把石眼、阴根等不为竹所常用的意象与竹子相连缀,更见作者的匠心独用,研磨之工。

其四

  这首诗以司马相如归卧茂陵自喻,慨叹自己家居昌谷时的清贫生活。诗的开头两句“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意为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自己年纪并不大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古竹”是相对新笋言之。“茂陵归卧”,《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司马相如曾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官,家居茂陵,而诗人自己也失意家居,贫困潦倒。“叹清贫”,并不见于史书记载,但却是诗人自己处境的生动写照。李贺虽忝为唐王室的后裔,但一生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甚至因为父名的缘故,连进士考试也不能参加,与李商隐一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辞官家居后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至两年后在贫病中死去,一“叹”字,感慨万分。“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樽。”这两句写的是另外两种形态下的竹枝形象。其一是风吹雨啸之中。“雨啸”,非雨声,而是风吹竹声,仿佛雨啸。这是大片竹林才有的现象,老竹叶坚硬而挺,相互碰撞,声音清脆。竹叶也可制成叶笛,吹奏起来声音嘹亮悦耳。千亩之竹,其情景气魄自与“家泉石眼两三茎”之竹不同,风吹过后声浪如排山倒海;而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这又是何等静谧安闲。这情景于竹本身而言,却道出其一个特点:坚韧,不管怎么弯曲也不易折断。“皎皎者易污,峤峤者易折”,这于竹枝却不然,它是既坚又韧,而且无畏于寒冬的风刀霜剑,而被与松柏一起称作“岁寒三友”。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夸张地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往今来,喜竹、咏竹、画竹的骚客、丹青手是颇多的,而这组诗在众多的咏竹佳作中也堪称上乘。

参考资料: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23-6242、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3、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5-1026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206篇) ► 李贺的名句(191条)

猜你喜欢

感怀(十四首)

明代杨基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

踏歌词四首·其三

唐代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 其一

清代全祖望

志士雄文重两朝,眷怀旧德我心劳。莺湖遗献光前史,彭泽哀音祖屈骚。

奕叶未消埋井铁,熙时不讳背阳桃。故家尚有贤孙子,莫使青箱缄固牢。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一

清代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里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代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答李允达秀才四首 其三

明代胡应麟

青眼横承百尺楼,尊前何物慰离愁。丹山月老寒栖凤,白石云荒夜饭牛。

属国才名犹奉使,轻车勋业漫封侯。期君对挟飞鲸去,小作人间汗漫游。

绝句四首·其四

唐代杜甫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 其二

清代全祖望

三和尚暨两监军,故国遗民最佚群。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

百年星火归乔木,一卷霜声彻暮云。笑我痴心长缱绻,挑灯絮索不嫌频。

山林乐四首 其四

宋代俞德邻

山林何所乐,幽处两三家。曲径新移竹,疏篱旧著花。

岚烟千嶂合,野水一桥斜。谁道无音乐,渔阳有掺挝。

重过蒋氏莲雪居用昌谷韵

明代魏学洢

十月严霜飞,江空天在水。沙炮霣红箨,荒日下平地。

大野旷肃杀,万物绝狐媚。独存汉宫秋,西风乱葱翠。

孤村澹微晃,草湿泫寒泪。惊丝转危叶,片片枫林醉。

荒磴蚀苔衣,窞黑阒幽邃。平畴忽波立,烟白失涯涘。

潭深古龙吼,石滑蛟涎腻。客雁叫高旻,千行作人字。

怒涛荡云色,参错骈岩峙。杳隔阛阓声,时见断蓬起。

急趁半篙日,棹入茸萝里。苦蔓罥黄葛,树卵小垂紫。

深林人有无,敲石煮丹髓。吴舠狭溪转,斜光照新穟。

短篱晒残锦,芙蓉映缟帔。碧篁韵凄涩,欹濑枯枝坠。

縠雯杂轻霭,栎径浸沈毖。归鸟飞影疾,帆落园扉閟。

枯藤束方笈,病蠹避芸气。床头鱼肠剑,铜花射朱几。

青鸟忆琼瑶,白凤含玄粹。堕发成蜗牛,笋迸北垣圮。

耳热商歌发,苦调咽秋思。冷焰摇素壁,古庙笑木魅。

长夜读天问,璧贱麸胡贵。肠轮几回直,心事飔风似。

壮士破刺促,残编掷疑义。诡谲石鼓辞,鼎彝汉郊祀。

聱牙故期期,不谙奚复耻。巨螯勍如铁,觞政苍鹰吏。

欢集馀閒情,柔丝漾芳饵。嫩粉琅玕脆,肥绿银光纸。

下阶荚钱薄,闭閤检陈事。懒谱难忘曲,羞裁雀台妓。

三闾倘前身,数疑宓妃至。赋成六螭舞,万岫倒行次。

风高山骨瘦,月小蛾眉悴。长天若鹅溪,一泼潇湘意。

冻霞珊瑚赪,老鹘刀棱翅。草甜蒺藜硬,铁骑沙场戏。

霜扑平城儿,愁绝昆崙使。王孙拥罗幕,葡萄闹横吹。

夹屏金鸭煖,睡熟鲛绡渍。黛拂青虫簪,茜脱胭脂臂。

此夕氍毹欢,几人酸肠刺。丈夫贵行乐,穷达聊自肆。

归家弄锦孩,剪梅帖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