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高适的诗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
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
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卖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
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
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注释
沈四山人:即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还山:致仕;退隐。
恣(zì)意:放纵,肆意。
偃仰:安居;游乐。
淙(cóng)淙:流水声。
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卖药”二句:东汉人韩康常在山中采药,到长安市上卖,三十多年口不二价。汉桓帝派人请他做官,他逃入山中隐居起来。这里以韩康比沈千运。
白云:用南朝齐梁人陶弘景故事。杯中物:指酒。
“梦魂”句:表示毫无竞心,因而传为美谈。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22-2232、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0-392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名士沈千运,天宝(742—756)年间,屡试不中,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濮上(今河南濮阳南濮水边),躬耕田园。高适游历淇水时,曾到濮上访问沈千运,结为知交,有《赠沈四逸人》叙其事。当时沈千运要回山中别业去,高适作此诗赠别。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0-392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22-223

赏析

  此诗以时令即景起兴,蕴含深沉复杂的感慨。秋日黄昏,天高地远,沈千运返还气候已寒的深山,走向清苦的隐逸的归宿。知友分别,不免情伤,而诗人却坦诚地表示对沈的志趣充分理解和尊重。所以接着用含蓄巧妙、多种多样的手法予以比较描述。

  在封建时代,仕途通达者往往也到老大致仕退隐,那是一种富贵荣禄后称心自在的享乐生活。沈千运仕途穷塞而老大归隐,则别是一番意趣了。诗人赞赏他是懂得了人生一世的情事,能够把俗士视为畏途的深山隐居生活,怡适自如,习以为常。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曾把深山隐居描写得相当可怕:“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茏葱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层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以为那是不可久留的。而沈千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游息,无所不到,显得十分自在。山石流泉淙淙作响,恰同风吹雨降一般,是大自然悦耳的清音;桂花缤纷,松子满地,是山里寻常景象,显出大自然令人心醉的生气。这正是世俗之士不能理解的情趣和境界,而为“遁世无闷”的隐士所乐于久留的归宿。

  深山隐居,确实清贫而孤独。然而诗人风趣地一转,将沈比美于汉代真隐士韩康,调侃地说,在山里采药,既可卖钱,不愁穷困,又能服食滋补,延年益寿。言外之意,深山隐逸却也自有得益。而且在远避尘嚣的深山,又可自怀怡悦,以白云为友,相邀共饮;有明月作伴,到处可眠。可谓尽得隐逸风流之致,根本不会有孤独之感。

  最后,诗人出奇地用身、魂在梦中夜谈的想象,形容沈的隐逸已臻化境。这里用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东晋名士殷浩的典故。较之名士的“我与我周旋”,沈独居深山,隔绝人事,于世无名,才是真正的毫无竞心。他只在睡梦中跟自己的灵魂反复交谈自己觉醒时的行为。诗人用这样浪漫的想象,暗寓比托,以结束全诗,正是含蓄地表明,沈的隐逸是志行一致的,远非那些言行不一的名士可比。

  综上可见,由于诗旨在赞美沈的清贫高尚、可敬可贵的隐逸道路,因此对送别事只一笔带过,主要着力于描写沈的志趣、环境、生计、日常生活情景,同时在描写中寓以古今世俗、真假隐士的种种比较,从而完整、突出地表现出沈的真隐士的形象。诗的情调浪漫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加之采用与内容相适宜的七言古体形式,不受拘束,表达自如,转韵自由,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它取事用比,多以暗喻溶化于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妙情景之中,天衣无缝,使比兴形象鲜明,而又意蕴深厚,神韵维妙,呈现着一种饱满协调的艺术美感。大概由于这样的艺术特点,因而这诗尤为神韵派所推崇。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0-392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高适的诗(202篇) ► 高适的名句(190条)

猜你喜欢

冬夜沈李陆禹卢潘诸文学同徐山人集芙蕖馆分得前字

明代宗臣

客到孤城暮,亭开万水边。晴虹标野渡,岩雪动平川。

吾爱沧浪曲,谁听白石篇。群鸥惊落木,孤雁下新烟。

楚泽樵渔在,吴云涕泪偏。一尊聊永夕,双鬓任摧年。

春入寒衣后,歌停夜漏前。出门看岭月,任尔妒婵娟。

阳明山人铜印歌和石庵师元韵

清代潘世恩

读书学道不适用,一腐儒耳非英雄。先生少负儒世略,骐骥一出凡马空。

批鳞折角遭谴责,只手欲捧榑桑红。龙场兀坐素患难,生徒壁立和春风。

豁然中夜有心得,直如天地开屯蒙。擒贼擒王一举手,叱嗟呼啸风雷从。

良弓善藏飞鸟尽,上追濂洛传心宗。晚年再出平诸寨,秋鹰凛凛当霄翀。

功大德修世所忌,谁与前席陈深宫。先生出处自了了,当时谣诼何其工。

岂知正学在宇宙,皎若日月行天中。龙蛇尺蠖会屈蛰,鼷鼠之技惭终穷。

先生寿世三不朽,理学儒济文章通。摩挲遗印倍珍重,为想品诣千秋隆。

九日同王张二山人登里塔台书怀

明代邓云霄

冯高秋望杳无涯,表里河关拥汉家。已倩里云扶落帽,更携黄菊散空花。

清砧出郭催寒近,返照衔山度鸟斜。古往今来何日尽,大千世劫本恒沙。

赠曲岩山人蔡师古

明代王宠

尝登曲岩顶,翠壁凌竞行。下属带林屋,上干森太清。

崎崟狐兔道,斗绝芙蓉城。天衔太湖小,日上东山横。

奔涛激林响,飞雾惊人声。云光写石镜,天籁摩风筝。

暂驻浮丘鹤,长吹子晋笙。坐来握玉髓,饥至餐瑶英。

当时山人辈,金策相支撑。前身蔡经是,师受王方平。

结庐古岩下,桃花满前楹。麻姑复千岁,指甲犹自轻。

丹书拂藓读,玉女披霞迎。亲传步虚唱,彷佛鸾凤鸣。

笑我晚学道,碧山许藏名。相期荷长锸,石上斸黄精。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再作太白山人歌

明代邵宝

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游遨。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我作《山人歌》,物色其奈山人何。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赠高山人德充

宋代曾丰

浑沌包元气,支离入九流。阴阳从此有,源委问谁求。眼法穷山脉,囊经挂杖头。卜吾新筑处,相伴得沙鸥。

听乐山人弹易水

唐代贾岛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送吴山人

明代宗臣

黄菊故人杯,青山游子路。匹马向垂杨,回首燕云暮。

太白山人卜筑苕溪草堂诗以送之一首

明代黄省曾

西塞玄贞子,清风世所希。草堂君卜筑,千载影相依。

乌蜀青山绕,桃花白鹭飞。时时有佳兴,明月啸云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