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创作背景

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这五首七言绝句。本诗是其第一首。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37-33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第二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9-602、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04

赏析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37-339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2761篇) ► 苏轼的名句(1127条)

猜你喜欢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代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六月二十四日钟仰山侍郎

清代潘世恩

寒蝉先秋鸣,凉意在树杪。卧闻檐雨止,起视琐窗晓。

清风来不速,引我至琼岛。中央一水亭,四面万花绕。

主人两宗匠,仙葩入品藻。坐我香世界,烟波凌浩渺。

同游皆俊才,吴质本诗老。为言卅年前,此地留鸿爪。

风流感晨星,陈迹忽已杳。及兹花生朝,一壶共倾倒。

珠露舞翠盘,游鱼跃文沼。飞来双白鹭,顾影斗清好。

一官挂朝簿,世事常扰扰。所欣半日闲,心迹冰壶皎。

归来枕簟清,香风满怀抱。

洪武壬子夏六月望日赍诏新城事竣县令徐安卿邀饮池上出诗见示因次其韵时故友袁彦善为本县训导故及之

元代凌云翰

山雨留樽记此来,临池儗泛碧筒杯。邑中故友能相间,阶下宜男方半开。

胜日偶陪珍日醉,轻风又送彩舟回。圣王宵旰忧民瘼,会见新萌发旧荄。

次韵贺胡邦衡除龙图阁学士且为六月三日眉寿之祝

宋代周必大

马负羲图二百春,荣光犹属大河津。细推班列论思旧,谁似耆英宠数新。

龙阁便为黄阁老,洞岩应继紫岩人。他年笑视孙思邈,只自开皇至永淳。

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

宋代苏泂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五月初二日闻祁门县四月二十七日大水没鼓楼蛟龙斗争溺死者多休宁县江潭等处亦多漂溺

元代方回

今岁知何处,天刑亦惨哉。潢池犹未静,洚水复为灾。

民叛非无说,官贪有自来。祁门郑龙斗,此祸又谁胎。

偕朝鲜贡使赵荆峰游望湖亭荆峰赋诗次韵酬之

清代宋廷梁

长笛声中共倚楼,重湖风景一亭收。周郎旧迹阅终古,苏子豪吟题上头。

极目关河归塞雁,忘机主客对沙鸥。不辞胜地亲相引,贪看纱笼妙句留。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

宋代赵蕃

去此林篁蔽,出兹溪谷深。倍能明病眼,顿觉洗尘襟。问隐平生志,依僧夙昔心。危亭已无迹,断刻尚堪临。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魏晋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